物联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 硬件:指物理组件。
- 软件:包括软件、信息系统和应用程序。
- 中间件:包括软件间和信息交换网络。它连接多个计算机应用程序。
物联网系统的架构由多个相互通信的层组成,以将有形对象连接到网络和云的虚拟世界。并非所有项目都采用相似的架构。但是,他们都有着类似的数据流:
传感器首先进行测量,如温度、压力、CO2率、地理位置等。
然后,传感器测量的结果将使用通信协议发送到网关。网关将协议翻译为在对象和网络(公共或私人,通常是云)之间建立通信。
有时,嵌入网关中的智能允许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以及对对象的控制功能。对于短范围协议(Zigbee、Z-Wave、Wi-Fi、BLE等),网关是本地的,并且通常连接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网箱。
另一方面,对于长距离协议(Sigfox、LoRa、LTEM、NB-IoT、3G/4G等),网关位于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上。网关位于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上。
NB-IoT
NB-IoT受到华为、高通、沃达丰等电信巨头的支持,使用以前用于GSM的200kHz频带。
这种技术更适合大量固定设备的大规模部署,并且就使用量而言,数据量较低,因为NB-IoT上的信息传输速率比LTE-M低。这里的通信延迟不是问题。
使用案例是连接水表或电表的遥测或智能农业。
此解决方案甚至可以将电池使用寿命延长到10年。
实际上,由于大量的供应商生态系统,NB-IoT在竞争技术中应提供明确的成本优势。
然而,这只在大规模使用时才是真的,目前NB-IoT还不是很普及。我们回到鸡和蛋的问题。
LTE-M
LTE-M技术是全球顶级运营商的选择,包括AT&T、Verizon、Orange等。它正在逐步崛起,使自己与NB-IoT区分开来。
与NB-IoT不同,LTE-M共存于现有网络,不需要购买与NB-IoT兼容的新调制解调器。
与NB-IoT不同,LTE-M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384 kb/s 对比 100 kb/s),这对于视频上传尤其是视频监控领域是一个重要标准。
但真正区分LTE-M的是,与NB-IoT不同,它在网络上提供语音交换,最重要的是它管理对象的移动性。因此,设备不必是固定的。相反,它们可以移动,这对于连接的汽车或单独工作者的应用程序至关重要。
选择这些技术将直接取决于运营商及其计划根据业务或连接城市的使用和需求来提供的服务。
这也意味着NB-IoT和LTE-M将共存,因为它们提供的许多好处满足了客户选择的业务模式。一些运营商如KPN也选择同时并行开发两种解决方案。